印度扫雷舰项目陷入泥潭,技术转让难题频发,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发布日期:2025-08-19 07:42 点击次数:188
咱们这边的事儿,印度和韩国在买家伙啥的上头闹腾,搞出一桩大新闻
那个叫印度海军的扫雷舰项目
你说,印度海军一直缺点现代点的扫雷家伙
南亚那片海域局面复杂,巴基斯坦那边偷偷布了不少水雷,咱们印度要想保持点优势
就得弄点能把这些水雷给捞出来的船
老船都快退休了,这事儿从2005年就开始动了
那时候印度打算搞12艘新型的反水雷舰(叫啥“扫雷船”吧)能探查和炸掉海底那些水雷
你说这招标是不是挺折腾
一开始印度还搞了个全球招标,吸引了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啥的都来凑热闹
2008年正式开标,招标挺严的,印度要用玻璃纤维做船体,磁性得低得不得了,要不然水雷一响
还得配上高端传感器和遥控无人艇,啥都得精得很
最终,韩国康南公司和意大利英特马林公司进了决赛
康南报价低,技术也过关
2011年3月就中标了
合同大概是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差不多三百二十六亿多点
计划是康南把技术交给印度,咱们果阿船厂自己造
说实话,前两艘可能还得韩国帮忙造
可事情没那么顺溜,刚刚中标就闹出事了
印度很强调一定要技术转让,要把核心技术都交给印度人自己学
康南公司虽然答应派工程师过来指导,但在细节上卡壳了
2014年11月,印度中央调查局(类似咱们这边的反贪局吧)查出来康南公司涉嫌用中间人行贿搞影响
那时候,印度的国防部长马诺哈尔·帕里卡尔就下令暂停合同
康南公司一开始还否认,但证据摆在面前
你说,这事对印度海军影响多大
老旧船快退役了,没有新船补充
海上通道的安全就成事情了
暂停以后,印度还没彻底放弃康南
2015年2月,印度把采购模式改成单一供应商
2016年1月,康南又成了唯一候选
印度这边要求60%的部件在国内生产,康南得保证技术和知识产权
双方在成本和技术转让上打得火热,印度想压价,康南要收设计费
印度又坚持交完钱后才付全款,康南则要预付30%的前期款
事情是,美元汇率一波三折
双方都不愿意用本国货币来结算
整个2016、2017年,谈判一拖再拖,印度还公开说康南报价太高
康南则反过来,指责印度要求太多超出合同范围
到2018年1月9日,双方彻底谈崩,印度宣布取消合同
理由是康南没满足技术转让和成本要求
你说,这事有多闹心
原本计划2018年4月开工第一艘船,眼下全泡汤了
印度搞了个新动作,想让别的韩国公司或者俄罗斯的厂子再来投标
印度海军只好用点临时的办法,比如在驱逐舰上装反雷套件
或者请求盟友帮忙清扫水雷
可这都不是长久之计,毕竟靠旧装备和靠别人
这事儿一暴露,反应出印度国防采购的那些毛病——就是喜欢搞点“自己人”的事,结果一拖再拖,十几年过去
印度一直想借外资搞点“印度制造”,莫迪上台后大力推“自力更生”,强调技术转让和就业
外企担心技术泄露,不愿意全盘托出
报价低但条件多,印度感觉自己坑了
你说这采购流程是不是磨叽得很
十几年过去,啥都没搞出来,官僚作风重
2014年的行贿案只是一例,之前好多项目都因为类似事被叫停
结果,咱们印度海军的实力受影响,跟巴基斯坦比
巴基斯坦布水雷的办法简单又便宜,花点儿水雷布布雷
就能让印度海军忌惮半天
韩国康南公司也没亏大,转头就卖其他国家了,比如泰国、印尼啥的
后来,2018年,印度又找韩国的厂子谈扫雷舰,打算订8艘,说是要加强遏制中国
到2021年,印度还跟韩国的官员会晤,讨论租赁扫雷舰的事
租赁,也就是临时凑合用的办法,印度想短期用用,韩国要价高,还要主权担保
到了2023年8月,印度又发公告,想搞12艘结合反潜反雷的多功能舰
打算到2030到2037年交付
成本估算得差不多44000亿卢比,最早也得等到2032年才能用上
你说,印度海军眼下最缺的就是这帮扫雷家伙,至少得24艘
专家分析,说这事儿其实挺危险的——中国在印度洋活动越发频繁,潜艇威胁也在涨,印度扫雷能力差,就像门户大开
不少人都觉得这安全隐患真大
其实,这事儿就是两个国家企业在玩“你赢我也赢”的游戏,印度想白嫖技术
印度觉得自己市场大,供应商得让点步伐,但康南公司不吃这一套
搞到最后,印度不出钱,韩国也不松口,只能用多家供应商
韩国公司继续向别国出口
合作要讲信任,单这块索要绝对不行
印度海军到目前为止还靠点老装备和盟友帮忙,安全这事儿真得多琢磨琢磨
,说到底,印度的“印度制造”这招
你看,去年他们宣布取消和韩企的合作,搞得满城风雨
叫“环球网”啥的都写得挺火
眼下印度还打算订购8艘韩国的扫雷舰,想增强点海上遏制力,但人家韩国可不傻,价格要得很,印度这边还想让人家让步
结果就变成个谁也不吃亏的局面
这两个国家的故事,咱们山东话说,就是“磨叽半天,啥都没成”
反正,印度海军要想提升点实力,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事,不能光靠老旧的船和盟友帮忙,否则只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