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分析,历史轮回?2025年A股牛市已进入第二阶段!
发布日期:2025-08-25 09:15 点击次数:152
2025年A股牛市已确认进入第二阶段——盈利驱动期! 指数站稳3500点,成交额连续破万亿,科技板块订单翻倍、企业利润增速超30%,增量资金正加速入场。 历史规律显示,这一阶段往往是牛市最肥美的“主升浪”,但若错过核心信号,也可能踏空黄金窗口!
上证指数在2025年8月22日站稳3500点,距离年内前高3674点仅一步之遥。 日均成交额突破1.5万亿元,场外资金通过融资余额扩张和私募基金增量持续流入,形成资金正反馈机制。
开户数据揭示市场情绪变化:2025年上半年新增散户账户1260万户,但换手率维持在1.76%,显示场外资金尚未全面进场,当前仍由存量加杠杆与机构资金主导。
牛市第二阶段的核心特征是盈利接棒政策。 2025年中报预告显示,AI算力、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净利润增速超30%,新能源产业链毛利率触底回升。消费领域如家电、白酒的现金流改善,但估值仍处低位。
产业趋势爆发提供强支撑。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扶持力度加大,AI服务器订单同比翻倍,人形机器人量产目标突破万台,半导体国产化率逼近40%。 这些领域渗透率低于20%,增长空间明确。
资金风格呈现明显分化。 私募与融资资金推动中小盘股走强,中证1000指数年内上涨23.59%,科创200指数领跑成长赛道。 而大盘蓝筹受外资流出压制,表现相对滞后。
增量资金结构正在切换。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资金搬家迹象初现。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超185亿港元,预示内外资共振可能临近。
信贷数据印证经济修复。 M2增速从2024年底的6.2%升至2025年8月的8.3%,社融增量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提高,反映实体融资需求回暖。
行业轮动遵循“景气优先”逻辑。 科技制造(半导体、自动化设备)和资源品(工业金属、油)成为双主线。 铜铝价格因全球制造业复苏上涨,叠加国内“反内卷”政策优化钢铁、光伏供给,上游周期品盈利弹性凸显。
政策变量需高度警惕。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草案聚焦科技创新,但美联储降息节奏若生变,或引发外资短期撤离。 此外,部分科技股估值已透支业绩,寒武纪PE超300倍,液冷服务器概念股交易拥挤度达历史高位。
历史对照揭示阶段信号。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与2025年金融供给侧改革启动时,市场均出现“盈利增速V型反转→风格扩散→散户加速入场”的链条。 当前散户开户激增但杠杆率可控,与2005年Q2特征相似。
牛市第二阶段调整往往剧烈但短暂。 若指数单日跌幅超3%或成交额跌破万亿,可能触发技术性回调。 但企业盈利改善未逆转前,回调即是布局机会。
操作纪律决定收益厚度。 避免追高无订单支撑的题材股,如部分无人机和元宇宙概念公司。 机构持仓向“确定性”收缩,高自由现金流公司(如电力、银行)和订单可视度高的科技龙头(AI硬件、机器人)成为共识。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