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交易真值!两款法制直升机服役超40年,撑海军半边天!
发布日期:2025-07-10 14:20 点击次数:169
海军机库里的法国血统:这两款直升机竟撑起中国海空半边天40年!
每当4吨重的直-9F轻巧地降落在驱逐舰甲板或是15吨级的直-8L吊运着山猫突击车飞越海岸线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核心技术来自法国。 在中国海军的现役直升机中每两架就有一架流淌着"超黄蜂"或"海豚"的血液。 从1975年首批法国直升机交付算起这两款欧陆机型已在中国服役整整50年成为中国海军航空兵服役时间最长的外国装备。
时间回到1970年代初中国面临一项生死攸关的任务代号718工程的洲际导弹试验。 导弹数据舱落入太平洋后必须在30分钟内打捞否则将沉入数千米深海。 当时国产直-7重型直升机研发陷入停滞海军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法国航宇公司的SA321"超黄蜂"以13吨载重、800公里航程和全天候海上飞行能力脱颖而出。 这个搭载三台涡轴发动机的庞然大物能在6级海况下起降货舱能塞进两辆吉普车。
1975年10月首批4架散装"超黄蜂"运抵上海。 在南方湿热的厂房里中国工程师第一次接触西方先进航空技术。 没有数控机床就用手工打磨缺乏测试设备就土法改装。 三个月后当组装完成的直升机在长江口成功吊运5吨货物时法国技术代表震惊地竖起大拇指。 到1980年共有14架"超黄蜂"交付中国它们在太平洋导弹靶场累计回收数据舱12次成功率100%。
就在"超黄蜂"叱咤大洋时中国海军轻型直升机也出现断档危机。 1979年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谈判引进贝尔-212时对方突然将单价从200万涨到680万美元。 谈判桌上时任装备部副部长的李毅中将钢笔重重一搁:"我们不会被卡脖子! "转年春天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迎来特殊客人法国宇航带来的AS365"海豚"双发直升机。 这款配备抗腐蚀机体和全玻璃座舱的机型以每小时380公里的速度在松花江上表演贴浪飞行当场征服了考察团。
1980年7月20日中法签订总价7460万美元的合同。 这不仅包括50架整机还首次包含全套生产技术资料。 法国工程师进驻哈尔滨时带来的工装模具足足装满三架波音747货机。 当时的7460万美元相当于两艘国产驱逐舰造价海军认为这笔交易"比买现成机型值十倍"。
逆向工程的难度远超预期。 法国图纸上标注的铝合金牌号国内没有航空铆钉强度不够最棘手的是主减速器齿轮精度要求达到头发丝的1/20。 景德镇直升机所的工程师用两年时间攻关硬是把"超黄蜂"国产化率提高到50%。 1985年12月11日当机身刷着"直-8"字样的黄色原型机在吕蒙机场升空现场总师郭泽弘突然蹲地痛哭为了主旋翼锻造技术他带着团队啃了八个月压缩饼干住车间。
北方的直-9项目同样曲折。 法国提供的复合桨叶需要恒温恒湿车间哈飞用草帘子裹着冰块调控温湿度。 1992年1月16日首架国产化直-9升空时国产化率已达92%比合同要求提前三年。 最让法国技术顾问惊讶的是中国工程师改进了尾桨传动轴材料使寿命从800小时提升到1200小时。
服役考验接踵而至。 1997年台风"芸妮"袭击东海舰队正在训练的直-8J遭遇11级阵风。 飞行员李党生回忆:"仪表板都在抖机体结构纹丝不动。 "这得益于对"超黄蜂"适海性的继承机体下部设有8个水密舱即便迫降海上也能漂浮6小时。 而直-9F反潜型在2001年南海巡逻时创下纪录:连续追踪某国潜艇17小时靠的是原版"海豚"低噪音旋翼技术的底子。
现代化改装从未停止。 2005年列装的直-8K预警直升机安装了法国设计的旋转机构数据处理系统完全国产化。 某次演习中这种预警机同时监控48批目标引导舰空导弹成功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 海军官兵感叹:"客舱里还能闻到法式香水味可大脑已换成中国芯。 "
技术缺陷也被中国式的聪明攻克。 原版"超黄蜂"在西藏高原频繁功率衰减2010年服役的直-8G干脆更换了全新旋翼。 当它在海拔4500米的兵站降落旋翼卷起的砂石让法国原厂专家看呆了:"我们从来不敢想超黄蜂能上高原! "
在舰载领域直-9F创造着奇迹。尽管最大起飞重量仅4.25吨2015年两艘直-9F反潜机在南海某海域三天内发现17次可疑水下目标。 秘密在于中国研发的磁异常探测器重量比法国原版减轻40%精度却提升2倍。 法国泰雷兹公司代表参观后感叹:"这哪里是仿制分明是物种进化! "
直到2020年最新型驱逐舰入列还能看到刷着"直-9F"的直升机从机库滑出。 飞行员赵海清有句口头禅:"小海豚能扛大梁。 "他指的是2016年南海对峙期间六架直-9F轮班飞行280小时硬是让外军核潜艇始终处在监控范围内。 当被问到机型年龄赵海清拍拍仪表板:"这里面的法国零件早换光了设计精髓永远在。"
机务师张国庆的维修日志上记录着神奇数据:某架直-8机体已飞行12500小时超过原设计寿命2000小时。 秘诀在每次大修时对关键承力件的金属探伤以及中国独创的复合材料补强工艺。 法国萨基姆公司2019年回购了架退役超黄蜂拆解报告显示:"中国翻修后的部件疲劳强度反而提升35%。 "
从1975年第一架超黄蜂落户青岛到2025年直-8系列拓展出运输、搜救、预警等16个型号法国血统的直升机装备了海军7个航空兵团。 在现役310架舰载直升机中155架属于直-8家族122架是直-9系列共同占据89%的编制名额。当景德镇生产的直-8L宽体机运载整排陆战队员突击登陆当经过7次改进的直-9F用新型鱼雷逼退水下目标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技术联姻仍在书写新的战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