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光伏年中回顾:前路依然艰巨,同志仍需努力
发布日期:2025-08-02 18:00 点击次数:94
大同的七月,光伏行业半年会如期举行。
这场本该热闹的行业聚会,却让不少参会者感到失望。
与往年相比,今年会议透露的实质性内容明显减少,讨论深度也打了折扣。
会场设在煤都大同,这座转型中的城市去年第三产业贡献了1000亿GDP。
虽然曾是首个光伏领跑者基地,但比起苏州、无锡这些光伏重镇,大同的产业基础还是略显单薄。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投资者和分析师专程赶来,想了解行业"反内卷"的最新进展。
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刘译阳在会上直言:"内卷势头远未过去,万里长征才走第一步。"这番话道出了行业的真实处境。去年温州会议后,从硅片限产到组件限价,行业确实展开了一系列自救行动。但效果如何,现在还不好说。
硅料价格最近确实涨了,可下游的组件价格依然纹丝不动。有企业算过账,要让全产业链都有合理利润,组件价格得回到每瓦一块钱左右。这意味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涨五成,难度不小。
政策层面倒是有了新动作。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价格法修正草案,对低价倾销行为作出更严格规定。这对光伏行业规范竞争秩序是个利好,但具体执行效果还要观察。
行业大佬们对当前形势看法不一。有人觉得该让市场自然出清,该倒的企业就让它倒;也有人主张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隆基的钟宝申提出,应该用技术标准来淘汰落后产能,建议把组件效率门槛提高到23.5%。
值得关注的是,6月我国新增光伏装机环比下降八成多。消纳难题越来越突出,这给行业复苏又添了一道坎。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专家建议,要通过价格机制反映真实供需,同时降低非技术成本。
光伏行业走到今天,光靠企业自救显然不够。如何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之间找到平衡,既淘汰落后产能又保持技术领先,考验着各方的智慧。这场转型之战,注定不会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