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88彩

热线电话:

自从印巴空战后,巴基斯坦军方和美国关系迅速升温,本就密切的合作又上了一层楼,陆军参谋长频繁访美引发外界关注

发布日期:2025-08-18 12:38    点击次数:158

那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是最近怎么回事啊?不到两个月,第二次飞去美国。你说是想喝咖啡聊友谊吗?那也太勤快了点。印巴空战之后,这俩国家的军方关系就跟开了加速器一样,原来就熟得很,现在是熟上加熟。可我翻了下资料,这里头味儿不太对。

印巴空战那事,大家应该还记得。2019年2月底,印军越境空袭巴控克什米尔,巴方回击击落印度米格-21,一度还俘虏了印军飞行员。表面上看是巴铁扬眉吐气,但背后,美国的身影没那么安静。当时《路透社》就报道过,美方其实是试着压着两边别升级冲突,尤其不希望巴基斯坦过线。更有意思的是,有印度媒体曝过,当时美国一度限制了巴基斯坦F-16的关键部件流通权限,这意味着——巴其实也不能完全依赖美国的军火自由使用。但这几年情况变了。

你看,现在小巴的F-16状况被修到能飞能打,还在考虑升级雷达和航电,美国在供应链上的“拧闸”动作明显松了。外交上更不用说。今年9月下旬,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访问美国,见了国防部长奥斯汀,也谈到安全反恐的话题。《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得很细,说双方还讨论了区域局势稳定、武器现代化等等。按理,这是一种高规格待遇。而且今天,又传出来美国再次请他过去,这才隔了这么点时间。

问题来了。穆尼尔刚上任不到一年,就这么频繁访美。这种热络,不光是老朋友叙旧,更像是有事要办。结合现在美印之间某些摩擦,比如贸易争端、印度被指在加拿大搞境外暗杀(路透社9月报道),美方可能在印度问题上想多准备几个手牌。巴基斯坦?天然就是一张能牵制印度的牌。

我翻了几份公开数据。美国国务院的军售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批准向巴基斯坦提供价值4.5亿美元的F-16机队维修和零件支持。这是在特朗普时期全面冻结后第一次这么大方的解冻。什么意思?有时候,你给一个国家修战机,比卖它新战机还表态。这是信号。

而小巴这边,跟中国早年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别的不说,彩虹-4无人机、JF-17战机合作那都是成批的。但是,土耳其后来用 Anka-S无人机抢市场,就有报道称土耳其的技术线里混入了巴基斯坦拿中国方案去“交流”的痕迹。你说这算不算背刺?至少从结果看,我们的优势市场就这么被第三方切走了。

这就是问题,它情感上叫我们“铁哥们”,行动上却是市场上互相博弈的对手。我们可能把它当近邻战略支点,它却能在美国面前换一个表情。美国此刻急需了解中国军工体系,尤其是作战体系的细节,小巴在里头有什么?空军体系有我们参与的战机,陆军装备有中方出口的装甲车和火炮类型,无人机更不必说。你觉得美国会放过这个获取路径?

巴和印,本质上是次大陆里打了几十年架的邻居,靠着宗教和历史划了条线。但种族主体其实很接近,不像隔着语言宗教都不同的那种割裂。这层背景让它的外交动作少了点“非黑即白”,多了点实用主义:谁给好处,就握手,谁有压力,就松手。对美方来说,这种灵活又带点依赖性的国家,是最好做情报交换的对象。

我还查了一个细节。去年10月,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访问巴基斯坦时,不是去参观什么常规部队,而是专门看了巴的反恐部队和特种作战基地。这就是典型的“安全合作+情报接触”模式。如果说第一次见面是破冰,那第二次、第三次频繁见面,就是在试探到可落地的合作范围了。

那这对我们意味着啥?很直接,如果巴再往美国那边倾斜一步,和我们在军贸技术的安全距离就得重新划线。装备卖可以,技术和作战方案细节必须锁死。否则,今天我们出口的验证机,明天可能在五角大楼的会议桌上出现。到那时候,不是朋友不朋友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漏洞。

有的人会说,反正美国和巴也有矛盾,比如印巴冲突时锁过它的战机。但你想啊,这正是双向博弈的筹码:不满是暂时的,利益是长期的。美国对巴的姿态,能收能放。只要战略需要,它就能让技术流回来。咱们如果还沉浸在“铁哥们”的故事里,就等于自愿当双边关系的备胎。

所以我有点好奇,穆尼尔这次回美国,究竟是要聊啥?难道是美方在印问题上需要帮嘴?还是在阿富汗方向搞点合作?甚至,有没有可能在中巴合作领域探听点情报?这种可能性不是空穴来风,历史上,大国之间几乎没出现过毫无条件的军事伙伴关系,哪怕是北约内部,也是满地互相提防。地缘政治就是这么现实。

我现在一想到这一幕,就有画面:白宫里,两个人笑着握手,另一边,我们自己还在讨论下一批出口合同怎么签。等合同签完,转个身,人家可能已经把系统参数打印成报告了。你说,这事要是摊自己家门口,你气不气?

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想问一句,等这位参谋长从华盛顿回去,我们会收个什么“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