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银国际打响中资券商虚拟资产第一枪:普通人如何抓住风口与避开暗礁?
发布日期:2025-08-24 09:53 点击次数:92
香港牌照破冰背后的投资新纪元
招银国际作为首家获牌中资银行系券商打开了创新局面,其7×24小时比特币/以太币交易服务为合资格投资者打开合规通道。金管局对稳定币牌照的稀缺性审批(仅开放跨境支付等场景),揭示了当前机构主导下的准入壁垒。
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多元化选择”
合规红利:招银国际等平台提供证券型代币与传统股票的综合账户,但散户需满足合资格投资者门槛(如800万港币金融资产证明)。
波动放大器:虚拟资产与港股联动现象(如招商银行跟涨2%),关联性研究尚未成熟,散户可能面临“股票+加密货币”双倍波动的风险。
配置陷阱:券商宣传的“多元化策略”实质,稳定币流动性不足、跨境支付牌照稀缺等隐性制约。
普通投资者的三把安全锁
认知升级:虚拟资产与传统股市的β系数差异(如比特币与科技股相关性)、黑天鹅事件传导机制等必修课。
边界意识:明确香港证监会1/4/9号牌照升级差异,警惕非持牌机构仿冒综合账户服务。
场景验证:金管局稳定币审批逻辑,优先选择有实体应用支撑的资产(如供应链金融场景的合规稳定币)。
在机构浪潮中守住个人航向
中资券商布局虚拟资产的长期趋势,投资者理性看待牌照红利——既要关注招银国际等机构的创新产品动态,更需建立“合规性+关联性+场景化”三维评估框架,避免成为市场教育成本的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