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超直言孙颖莎才是打桥本帆乃香的正确打法,王曼昱那种磨打法靠的是扎实基本功引发争议
发布日期:2025-10-08 05:57 点击次数:70
你说,这种事吧,真不能光听一面之词。
特别是这种涉及到运动员打法,谁对谁错,谁优谁劣的讨论,一旦沾上“正确”和“靠基本功”,就容易炸。侯英超指导最近在节目里,把话说得挺直白,说孙颖莎才是对付桥本帆乃香的“正确打法”,反观王曼昱的那种“磨”的打法,虽然也赢了,但那全凭扎实的基本功。这话一出来,你说是不是立刻就有争议了。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桥本帆乃香是谁,日本削球手,以难缠著称。对付这种选手,怎么能更有效率,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孙颖莎这边,她的特点就是快速上手,不给对手削球的机会,压着打。侯英超的意思,就是这种主动进攻、快节奏的处理,才是破解桥本帆乃香的“正解”。
但紧接着,他又提到了王曼昱。王曼昱对阵桥本帆乃香的比赛,赢是赢了,但过程里,侯英超看到的是一种“磨”的打法。他觉得,王曼昱能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基本功太过硬,能扛住、能适应,一点一点消耗对手。这其中的言外之意,就是这种打法可能不是最“高效”或者最“科学”的,只是靠硬实力堆出来的。
这话可就有点意思了。赢球了,还被说成是“靠基本功磨出来的”,这怎么听都让人有点不是滋味。特别是对于王曼昱这样实打实的冠军选手来说,这评价听着就怪怪的。我们都知道,一个顶尖运动员,哪个不是靠扎实的基本功堆出来的?没有过硬的基本功,谈何战术,谈何打法?
侯英超的观点,如果拆开来看,孙颖莎的打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在面对某些特定对手时,那种不给机会的压制,确实能收到奇效。她的爆发力和主动进攻能力,是世界公认的。2021年全运会团体赛,她面对不少削球选手时,那种果断的下压和快速的落点变化,给人的印象就很深刻。
但把“靠基本功磨”和“正确打法”直接挂钩,就有点站不住脚了。难道王曼昱的胜利,就不是基于她对比赛的深刻理解和战术执行能力吗?她的相持能力,对付削球手时那种不急不躁的耐心,以及关键分的处理,难道这些不也是顶尖水平的体现?2019年的苏州世乒赛,她对阵伊藤美诚,那种全面而又细腻的控制,不也是硬实力和智慧的结合?
而且,乒乓球这项运动,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风格的运动员,面对不同类型的对手,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你不能说一种方式“正确”,另一种方式就“靠磨”。尤其是在最高水平的较量中,几乎所有赢球都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
我们回顾一下过去。多少经典的对决,不是靠着运动员们超乎寻常的基本功,才得以支撑起那些精妙的战术和高难度的回合?2016年里约奥运会,马龙面对张继科的那场男单决赛,张继科虽然没能夺冠,但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以及他对比赛的掌控,不也离不开他那多年磨练出来的硬功夫?
所以,侯英超说孙颖莎是“正确打法”,这个“正确”二字,就显得有些绝对了。与其说谁的打法“正确”,不如说谁的打法在特定时间、特定对手面前,更具优势。而且,即使是“磨”出来的胜利,那也是基于极高的基本功水平,这种水平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更何况,在国际赛场上,特别是面对日本选手,她们的技战术也在不断变化。桥本帆乃香也是经过研究的,她也在适应和调整。你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套所有情况。
也许,侯英超是想强调,在面对削球手时,孙颖莎那种快速解决战斗的风格,更符合现代乒乓球的趋势,也更能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这是他作为教练的观察和判断,有他的道理。但把王曼昱的胜利简单归结为“靠基本功磨”,并且暗示这不如“正确打法”,这似乎忽略了王曼昱自身的能力和她在比赛中所展现出的智慧。
王曼昱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她不仅仅是力量和速度,她的球路变化、对机会的把握,都是顶级的。2020年德国公开赛,她对阵陈梦,虽然是队友,但那场比赛的激烈程度,以及她展现出的全面技术,足以说明她的实力。
这种评价,很容易引起粉丝之间的不快,甚至对运动员本人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毕竟,谁被说成是“靠磨”的,心里都会有点不舒服吧。
所以,在讨论运动员的打法和评价时,是不是应该更全面一些?胜利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合规合法,并且能拿到最终的冠军,就是好的打法。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场上的拼搏和汗水,是他们为国争光的努力。
是不是有时候,过于强调某种“正确”,反而会限制了我们对事物更全面的认识?
最终,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运动员们在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而不是被一些标签化的评价所束缚。
你说,是不是教练在点评的时候,有时候也要考虑一下,这句话说出去,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会不会伤到运动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