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损失奇高,联合要求中废除禁令,专家:轮不到你发言
发布日期:2025-07-29 23:28 点击次数:100
说起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这事儿,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那时候中国经济刚起步,制造业需要大量原材料,但国内资源不够用,就开始从国外买进废塑料、废纸、废金属这些东西。发达国家那边垃圾堆得像山一样,处理起来费钱费力,干脆卖给中国,既省事儿又赚钱。数据上看,从1995年到2017年,中国每年进口这些废弃物平均100万吨左右,累计加起来有4500万吨。这帮了中国工厂低成本生产,也让全球贸易链条转得顺溜。
不过,好景不长,这些进口货里头混着不少有害玩意儿,处理不当就污染环境。河北、广东那些回收小作坊,焚烧填埋时放出毒气,重金属渗进地下水,附近老百姓健康出问题,癌症病例多起来。政府看不下去了,2013年搞绿篱行动,查进口质量,封掉不少违规货。2017年又来利剑行动,管得更严,打非法进口。这步步紧逼,铺垫了后来的大动作。
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给世界贸易组织递文件,说从2017年底起,禁止进口4大类24种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废塑料、没分拣的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这些高污染的。禁令一落地,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废弃物进口国就关门了,以前占废塑料进口70%以上,废纸37%。这等于砍断了全球垃圾贸易的大动脉,发达国家一下子慌了神。
美国首当其冲,以前废塑料出口49%去中国,废铝55%,废纸53%。禁令后,回收站爆仓,弗吉尼亚州那些地方垃圾堆积,只能填埋或烧,成本蹭蹭涨。估算下来,美国一年损失几十亿美元,仓储运输新厂投资全得花钱。欧洲也乱套,德国法国回收业价格波动大。
英国一年出口中国61.9万吨回收料,现在国内垃圾围城,环保部门挠头,损失上亿英镑。新西兰出口值2100万纽币,澳大利亚61.9万吨废料没地儿去。日本垃圾分类细,但废塑料部分靠中国,库存压得喘不过气。加拿大工厂开工率掉,这些国家加一块儿,损失轻松破百亿,主要出口收入断,国内处理费飙升。
2018年3月,这些国家忍不住了,在世界贸易组织日内瓦总部联合起来闹事儿。美国带头,欧盟、日本、加拿大跟上,递文件列数据,说中国禁令违贸易规则,砸了全球回收体系,要中国废除或改改,以保供应链和就业。他们强调这影响大,全球链条乱了套。中国回得稳,禁令是为环保,符合巴塞尔公约,那公约管跨境废物转移。中国说,进口多年污染严重,现在得护自家生态和人民健康。
专家温铁军这时候发话,他直戳要害,说那些国家把垃圾运中国二十多年,让中国成他们的垃圾场,现在中国禁了是为守家园,他们先管好自家环保,别对中国指手画脚,轮不到他们发言。这话接地气,戳中发达国家环保喊得响,但脏活儿推给发展中国家,自己享清净的本质。温铁军专注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中国不能再牺牲环境换短期利益。
这事儿暴露全球废弃物贸易不平衡。发达国家消费高,垃圾多,但本土处理设施跟不上。美国从2003年起没新建高效塑料回收厂,英国也懒得建系统。禁令逼他们面对现实,美国投钱建新厂,欧盟推循环经济,研发可降解材料。英国出四点计划,减塑料用,提高重复率。日本加拿大调产业,提升本土能力。这些变化虽疼,但长远推全球环保升级。
中国禁令后,自家废弃物管理上台阶,建回收中心,推本土循环。空气好转,污染物少,水土干净点。东南亚起初接盘,进口从2016年83.7万吨涨到2018年226.6万吨。但2019年起,它们也扛不住,退回集装箱。菲律宾把加拿大垃圾船运回去,马来西亚遣返美国废物。这连锁反应,让发达国家更尴尬,垃圾回流自家,填埋场扩,焚烧厂加班。
全球每年产20亿吨固体垃圾,塑料污染重,前五国在亚洲。禁令让大家反思,废物不是纯贸易,是环境负担。联合国专家说,中国这步促各国投本土设施,减对单一市场依赖。废物贸易格局变,出口国得转可持续模式,别总输出问题。
温铁军观点代表清醒认识,他调研乡村,推绿色发展。禁令七年多,全球废塑料价稳,新技术出,比如生物降解塑料。各国合作紧,巴塞尔公约执行严,限有害废物跨境。这表面垃圾争端,实际发展权环保权博弈。中国从被动进口转主动治理,显大国担当。发达国家得自力更生,别甩锅。
2021年,中国进一步禁所有固体废物进口,实现零进口目标。发达国家适应中,损失虽大,但生新产业,就业转回收领域。这不是零和,而是共赢,谁产垃圾谁管。国际组织呼多边合作,提升处理能。中国经验给越南印度启发,它们也紧进口管,不走老路。
全球废物量大,未处理部分是威胁。禁令注入清流,促改革。温铁军继续呼,注重调研,推乡村绿。中国禁令站住脚,多国反应激烈,但得面对现实。专家提醒,环保无界,责任有担。未来,各国携手,减源头,建共享体系。不然,百亿损失只是开头。
这禁令不是一时脑热,早2001年入世贸就有声音说进口垃圾是条件,但实际经济需求驱。禁令后,国内产业升,用本土再生料,成本高但环境益大。专家析,这推生态文明,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落地。多国要废除,温铁军回轮不到发言,道出本质。发达国家高消费低责任,得调心态。损失百亿是阵痛,长远利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