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稀土更具价值,越南王牌送给中国,美国“急得满头大汗”
发布日期:2025-09-01 10:58 点击次数:178
越南诺坡钨矿区最近格外热闹,美欧外交官的越野车队频繁出现在矿区的泥路上。 一名西方官员对路透社坦言,这些访问就是为了“表示支持”,核心意图是阻止矿区落入中国企业手中。
这块位于越南北部的矿山看似普通,却是全球除中国外最大的钨矿之一。 每年从这里挖出的3400吨黑灰色矿石,经隔壁精炼厂转化为亮银色粉末后,直接左右着美国穿甲弹的威力和半导体芯片的良品率。
钨的价值长期被公众低估。 它的熔点高达3422℃,硬度堪比金刚石,密度是钢铁的2.5倍,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军工和高端制造的“隐形基座”。 从F-35战机的发动机喷管、坦克穿甲弹芯,到切割硅片的超细钨丝,都依赖这种金属的不可替代性。 美国雷神公司的导弹工程师曾坦言:“没有钨合金,我们连测试靶场都进不去”。
中国早已扼住这条命脉。 全球每10吨钨制品中,超过8吨产自中国江西湖南的矿山。 今年2月中国对钨产品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企业被迫转向越南——这个仅占全球产量4.5%的国家,竟成了美国22%钨材料的救命稻草。
诺坡矿区的精炼厂才是真正的宝藏。 这座年产能6500吨的工厂能生产仲钨酸铵(APT)等高端制品,其技术参数甚至超过部分中国工厂。 当越南马山集团宣布将矿山与精炼厂打包出售时,西方意识到:若被中国掌控,美国最后的关键替代渠道将彻底消失。
前澳大利亚驻越南大使安德鲁的警告代表了西方焦虑:“把如此重要的炼油业务交给与西方利益不符的一方,后果令人担忧”。 但美方的干预手段遭遇现实阻碍。 就在上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对越南输美商品加征20%关税,甚至拒绝与越南新领导人苏林会面。
越南的采矿许可证将于2028年到期,续签风险让竞标充满变数。 中国企业要破局,不仅需要开出高价,更需承诺解决越南的技术升级与环保难题。 厦门钨业等企业已展示出光伏钨丝技术方案,其0.015mm超细钨丝量产能力让越南矿业官员印象深刻。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钨矿中仅14%位于非中国区域。 即便哈萨克斯坦新矿明年投产,其产量也不及诺坡矿区的七成。 失去越南这张牌,意味着美国导弹工厂可能面临停产——五角大楼“黄金穹顶”反导计划所需的9000吨钨,比全球全年产量还多三分之一。
中国硬质合金刀具已占据全球70%市场,光伏钨丝渗透率年内从20%飙升至60%。 若再掌控越南精炼厂,中国将从原料、加工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形成闭环。 欧洲APT价格已因中国管制飙升到每吨31万元,较中国本土溢价超10万元。
俄罗斯坦克在乌克兰战场每月消耗数百吨钨合金穿甲弹,推高全球军备竞赛中的钨需求。 当美欧外交官在越南矿区奔走游说时,长江有色金属网的钨粉报价悄然突破48.5万元/吨,创下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