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粉丝再战黑粉,黑粉称飞天奖含金量低,三大奖排名白玉兰>飞天>金鹰,粉丝坚持飞天>金鹰>白玉兰,两方争论不断引发热议
发布日期:2025-09-02 11:04 点击次数:194
赵丽颖粉丝又和黑粉开战了,这次真是热闹非凡。说实话,看到他们那一整天的嘴仗,我都觉得脑袋快炸了。黑粉们又开始弄“飞天含金量低”的把戏,说什么“白玉兰>飞天>金鹰”,粉丝们反驳:“飞天>金鹰>白玉兰”。这话说得比谁都坚定,仿佛谁赢了这个排名就能决定行业的“高低贵贱”。我忍不住想,他们俩到底在争什么?就连那个提名还没出来的时候,黑粉就说飞天奖“含金量不高”,等到提名公布了,他们又说“这是在溜人”,明明飞天提名很多人都看得出水分,提不到奖的就说“没奖就是没奖”,得奖的又说“是骗票”。反正一半天的争论,总归绕不出“谁的票房、谁的奖项更真”“谁是行业的扛把子”。
你说这争的这么凶,到底是为了谁?赵丽颖争奖也没少闹腾,从飞天到金鹰,再到白玉兰,一路走来,她粉丝一直强调,“飞天最高”,理所当然。可是你细想想,这三大奖排名谁说了算?以前微博里常挂着一句话,“飞天奖是国家级最高奖”,那你说这是粉丝的夹缝间说美的话,还是奖项本身的底气?飞天、金鹰两年一次,白玉兰一年一次,看着就像个“节日盛事”,但实际上,哪个奖拿掉都能有人笑,有人哭。那赵丽颖差一座白玉兰,粉丝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加油,加油”,就差一座,一座奖牌就能证明她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
可是再看那些得奖者,无论孙俪还是宋佳,取得的荣誉用数据刷屏,争议几乎没有。别以为得奖就代表演技到位或者实力达标,陈佩斯拿了那么多作品,却没得过奖,他自己都说,“演得好的人学校都不一定会奖”,人品演技两码事。像杨颖、李易峰也都得过飞天奖,但谁会记得他们以演技问鼎?不过奖拿得多的人才会被话题缠身。有人就笑话说:“真拿不到奖的,都被黑成黑奖。”我倒是觉得,有些人拿不到奖,不是他们不够强,而是奖源头被绑架了,真正的实力也被刻意埋没。
再深入点,飞天和金鹰可是行业的“资质证明”,带着国家的标志。你说飞天能不含金量高?人家可是带着国徽的国家级奖项,是官方认可的“权威”。白玉兰虽然,也有不少实力派拿,但它一年只评一次,认可门槛高得很。这也让粉丝们觉得——只要得了飞天、金鹰,算是立住脚跟;得了白玉兰,才是真的“高级货”。可实际上这种“排名”也像是一个标签朋友圈,总有人会看你包包是不是名牌,热门程度是不是足够。
这个行业就像个永不停歇的比拼场,奖项厮杀,排名不断变换。有时候觉得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跑步比赛,跑到谁都知道,赢家只是少数。可偏偏有人在这里打哑谜,把奖项当成国家宝藏,把人气当成硬通货。你看那些“嘴硬”得不行的粉丝,动不动就是:“奖在手,没拿到的就是黑奖,你们谁都别炮灰。”但那又怎么样?实际能放心的人又有几个?明明心里都知道这奖不是平衡的,真正的实力和人气可能背离得很远。
我还挺奇怪的。都说“演技说话”,结果越是这个行业,有实力的得奖越少,没实力的奖牌越多。赵丽颖是个挺典型的例子,她的粉丝们一直强调“飞天第一”,但反过来看,有人拿奖拿到响,评价却常被质疑,说“名不副实”,“只会炒作”。而像陈佩斯,放了那么多年都没人说他“演技不行”,为什么?因为他做人、话题多,干嘛非得靠奖牌?奖牌能代表全部吗?显然不能。可偏偏市场和舆论已经绑架了这个“单一的评判体系”。
我就纳闷了,这一切就真那么重要吗?到一次行业的透明公开,或者一份公平的评奖流程,不比那些挂着“国家级”的奖章更重要?但谁又会站出来说“我们要让这个行业更公正点”?我看啊,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下次还看谁买账?还是得等个“神赠奖”的时候,大家才会觉得“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公平”——谁都懂,那只不过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