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88彩

热线电话:

一级演员孙彦军转身教育界,艺术人生与校园初心如何交织

发布日期:2025-10-09 15:50    点击次数:117

一级演员孙彦军转身教育界,艺术人生与校园初心如何交织

近日,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隆重举行新生军训总结大会暨开学典礼。典礼上,广演首任校长、终身荣誉校长,一级演员,《三国演义》刘备的扮演者——孙彦军为新生发表演讲,他表示“办学和演戏本质是相通的,都是在塑造人。”

说起孙彦军,大多数人脑子里马上浮现的是他在94版《三国演义》里那身青袍、那副厚道的笑容。但把时间往前拨,他在舞台上、电影里的角色可不只刘备一个。有人还记得他1988年演《刺杀汪精卫》时的干练形象,或者1990年在《兵临绝境》里的紧张氛围。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点——人物性格鲜明,故事线清晰,这其实和他后来办学的理念很像,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气质和可塑性。国外不少艺术院校,比如英国的RADA,更强调学生个人风格的培养,让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个学生的特色在哪。对比下来,孙彦军想做的,就是在国内把这种“突出个性”的方法吃透、落地。

翻看他在校里推行的课程安排,不是单纯堆理论,也不是让学生照搬经典,更多是把舞台实践放进日常训练里。比如,一年级的新生会直接上基础表演课,还要参与校园剧演出,这就像运动员第一天上场就得摸球、跑位,不能光在课堂上画战术板。国外的情况就不同,比如美国一些影视类学校,学生可能要花长时间学表演理论,等到第三年才真正上台。时间差导致学生适应舞台的速度很慢,而孙彦军的方式,就能让学生早早有实战经验。几个月的校园剧下来,学生面对镜头或观众时的怯场明显减少,这种变化对未来的职业路子很关键。

再看他提到的“不要简单模仿刘备”,其实是把古典故事当作精神仓库。不少人学艺术,容易陷入模仿的惯性,看到刘备、关羽、张飞在剧里的样子,就想照着演。但孙彦军的意思很直接——精神拿来用,动作未必适合现在。这和日本一些传统剧种的教学方法形成对照,那边的学徒往往要连续模仿师傅多年,才能尝试自己的风格,结果走出来的演员风格高度一致,缺少多样性。而他这里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古典和现代之间来回切,把舞台理解成一个可以不停换装的空间。这样一来,学生上台不只是演一个角色,而是能切换到不同的表演方法。

1994年的《三国演义》让孙彦军成了全国知名的演员,但他转向教育时,选择了广东肇庆这个并不算全国演艺资源最集中的地方。这有点像球队选择在小城市建训练基地——成本低,干扰少,环境更稳定。国外的类似案例不少,比如加拿大的有些冰球培训中心就建在安静的郊区,让年轻球员在集中训练和少干扰的环境里快速成长。肇庆的这种地理条件,对于一个需要大量舞台训练和集中精力的院校来说,确实是一种优势。

从他几十年的演艺履历到学院的运作模式,有个很直接的特点:不依赖单一渠道成才,而是让学生多跑、多试、多演。在国内,这种模式还不算普遍,有些院校仍然是靠“出一个明星”来证明自己的教学水平。而孙彦军的思路更像是组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让大多数人都能走上舞台、进入行业,不管是拍戏、配音还是导演,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样一路看下来,孙彦军的路径和他那句“塑造人”是完全对得上的。从荧幕到校园,他把演员需要的敏锐和韧劲,翻译成学生能理解、能执行的日常训练。这种做法不花哨,也不靠口号,能站得住脚,因为每一步都有具体的动作和结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