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88彩

热线电话:

中远海控账本有现金,行业周期波动,股价估值洼地

发布日期:2025-09-19 06:10    点击次数:173

中远海控——这个名字一听就气势磅礴,仿佛海上巨轮横冲直撞,浪花都被吓退不少。

但说到公司账本上的这些数字,嘿,还真让人忍不住多瞅两眼。

1700多亿的现金,市值居然还不到2400亿,这不是金融界版的“超市买白菜”?

谁都想问一句,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猫腻,还是说真到了“捡漏”好时候?

有网友直接开脑洞,把这公司干脆当成被低估的航运巨兽,说:“要不我去银行贷款全买了,中远海控的现金直接还掉一大半贷款,结果钱还是我的——天底下哪有这么大方的公司?”

听起来挺爽是吧,可真这么顺利?好像有点太简单了吧?

等你投资的时候,可别光看账本上那些数字咕噜咕噜冒泡,还要管人家背后的行业节奏。

这事从头到尾,得好好扒拉扒拉。

咱说海运,说白了就是周期领域的王炸。

什么是周期?就是时好时坏,像坐过山车,大家都被摔得忽上忽下。

航运这玩意儿冷不丁来一阵风,运价就跟着起飞;小心点,下一分钟就掉进坑里,谁都不敢瞎乐。

2008年那会儿谁还记得,全球金融危机霹雳一声响,整个运价指数从高处坠落。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榜样在前,顶峰还能拍到一万多点,结果几个月就跌成个位数。

96%的跌幅是什么概念?

大哥,这不是掉进去泥潭,是连泥都不剩下,那年别说中远,韩国老牌韩进集团直接压力大到关门,法国达飞差点也跟了上。

中远股价一夜暴跌87%,所有“低估论”的信徒立刻懵圈,伤心到北海游泳。

后来十年,全球航运一直像孩子过家家,营养不良,业绩像被剪了头发的娃娃,怎么都蓬不起来。

可2021来了个转折,全世界捂着口罩,货可没人敢捂在手里,全球供应链哐哐断裂,结果运价像打了兴奋剂,冲上天。

中远海控这下可牛了,净利润轻松暴力翻番,一年赚了大几百亿,第二年直接奔着千亿去了。

真是“小目标”都不敢这么定。

不过,这种好景能永远吗?呵呵,周期行业一个原则——好日子总是跑得快,坏日子总会突袭。

大家趁着运费高时候争着买新船,搞扩张,谁知道全球需求一软,经济稍微撒个娇,运价就又像溜滑梯。

想当年2021运价最高5650点吧,到2024年头,已经掉到七百多点,跌的比狗还快。

中远海控的利润也跟着晃晃悠悠,去年赚二百多亿,今年翻一番,却还是峰顶的零头。

市场怎么看?

机构都害怕未来“周期见顶”,“估值割肉”,就是你花钱买玩意儿,别人一看是周期低谷,转身跑得比你还快。

公司股东数量一目了然,那会儿火热时破六十万,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

现在只剩三十来万,有人说那是“割肉苦主”,但跟随市场情绪吧,谁能一直顶得住?

其实你翻翻估值,对比历史水平,还真不算贵。

公司市盈率不到5倍,这啥意思?

历史上怕是连25%的平均水平都不到,属于估值洼地了。

抠抠搜搜的机构很少愿意这样便宜的价格拿到一个现金堆成小山的公司。

账面现金直接能把债务全还清,负债率43%,简直是“无敌铁金刚”模式。

就算这公司躺平十年不干活,不用愁还债的事。

安全感咋说?比隔壁王叔叔还稳。

说到战略布局,近几年中远海控可没闲着。

别人还在想着怎么卖船,他们已经把海运、陆运、仓储、配送啥啥啥,一条龙全给包了。

搞产业链接,收上下游资源,头脑灵光,打造一条铁桶护城河。

做船的、搞物流的、撑起分销体系的,全都是自家亲戚,周期来回晃荡也能顶得住。

不少大佬都说产业链一体化才是王道,这不也印证了中远的底气?

当然啦,市场怕啥?肯定是怕行业景气又回落。

地缘冲突一个接一个,欧美经济不争气,需求一缩水,运价就得像小狗钻桌子底下。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周期低谷反而能让公司收购扩张,捡便宜货,未来再来一波爆发,谁还跟得上?

厚实安全垫,账面现金和稳健资产,一旦经济复苏,航运行业转暖,那估值就得往上窜。

就像小时候玩弹弓,拉得越低,弹得越高。

但话说回来,周期行业的核心属性就是“风水轮流转”。

你要是认死理,非得一天到晚买底部,往往等不来。

业绩拉升的真正爆发点,还是等世界经济复苏。

一切都得慢工出细活,谁也不能保准明天是不是撞大运。

中远的账本确实好看,但别忘了,行业里每一次“黑天鹅”都能把账本搅个底朝天。

股市里收益与风险从来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说到底屁股决定脑袋。

想长期持有,那你得愿意耐心吃周期的苦头;怕风险,那就留点余地。

投资有风险,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很多人死在明天晚上。”

公司本身没啥好挑的地方。

财务健康,战略明朗,行业地位稳,护城河宽,大盘子里选一个能活下去的,基本上没啥毛病。

但投资不是煮面条,讲究的是时间和机会。

你想白捡,最后可能成了被“周期”捡了,想看到业绩再次暴涨,也得等一波全球经济回暖。

真正的那一刻,谁还肯按现在的价格卖给你?

讲道理,不做个股推荐,你们自己琢磨就成。

行情涨涨跌跌,大佬坐镇,散户跟风,哪个容易过头?

说白了,都是在等出牌时刻。

你要真琢磨“捡漏”,那就先琢磨自己是不是能扛住下波周期调整。

中远海控的估值,到底是不是现阶段的“白菜价”?

行业周期的低谷,造就了账本上的厚实安全垫和超低市盈率,但历史经验告诉咱们,周期轮回,新钱永远在等下一个爆发点。

看长远肯定有机会,想短炒可得小心“周期惊吓”。

账本再漂亮,市场情绪才是最大的变量。

大家怎么看?

你手里的“捡漏码头”,是憋着等春风,还是怕下一波海浪翻船?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唠两句,你的观点也许就是下一个“真相暴击”。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